肩部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用药治疗肩周炎效果研究 [复制链接]

1#

目的:肩周炎是骨科常见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由于肩关节劳损周围软组织退变而出现肩周疼痛伴活动障碍。近年来肩周炎的概念得到了扩展,长期过度活动和姿势不良,或者肩部过久固定、肩周组织继发性萎缩粘连,或者肩部急性挫伤治疗不当导致的患肩疼痛和功能受限,都属于肩周炎的范畴。甚至肩外因素如颈椎病、胆囊炎等导致的肩部放射痛,由于肩部不敢活动使肌腱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无菌性炎症,从而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肩周炎早期病理改变为肩部软组织增生、粘连,血管痉挛,临床症状较重,但病理为可逆性改变;随着病情进展,肌肉紧张加重、肌张力增高,而肌张力增高又导致肌肉供血不足,进一步造成疼痛和局部僵直,活动受限,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后期粘连致密、软组织萎缩,病理改变为不可逆性,疼痛虽可不同程度缓解,但功能障碍多难以恢复。因此对肩周炎而言,早期有效治疗十分必要。本文探讨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用药在肩周炎患者中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年10月到年10月问诊治的肩周炎患者40例,作为联合用药组,其中男16例,女24例;选择同期单纯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4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乙哌立松联合扶他林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扶他林治疗,都为餐后服用,一日2次,同时,指导两组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包括爬墙练习,治疗3周后观察疗效。

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实验组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为75%,两组优良者率进行两样本率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如附表所示。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乙哌立松+非甾体用药应用于肩周炎治疗总有效率92.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非甾体剂组患者,而且由于单药量减量,副作用发生率明显降低。

Ref:《盐酸乙哌立松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研究》,中国疼痛医学杂志,,13,(6)

附:国药哌立松基层部分名医肩周炎治疗反馈案例

扫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