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部挫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脉相承一路歌红军的前世后生及其精彩 [复制链接]

1#

一脉相承一路歌

红一军的前世后生及其精彩之战(三)

作者(收集整理者):胡遵远

第五部分

重建的红三师:大捷香火岭,胜利“反围剿”

年10月,红一军第三师在河南光山整编中撤销。当时,洪一军根据中央军委长江局办事处提出的要求,对部队进行统一整编:第一师由3个团合并为第一、三团;第二师、第三师合编为第二师,辖第四、六团。同时,从第一师、第二师各抽5个连对调混编,第三师的番号暂时取消。

11月的中下旬,六安中心县委、中央独立第一师、红一军独立旅决定重建红一军第三师,由红一军独立旅、中央独立第一师(欠五团)、黄麻补充营组成,组建地为现金寨境内的汤家汇。

红一军第三师的重建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战史》里的记载极为简略:红一军第三师撤销“此后不久,红一军前委为加强皖西的武装力量,扭转该地的危急状态,又拨军属独立旅、黄麻补充营同中央独立第一师(欠第五团)合编为红一军第三师,肖方任师长,全师约千人。”

红一军第三师重建后,立即投入到恢复皖西苏区和商城苏区的战斗,先后配合红一师、红二师参加了红一军攻打金家寨、麻埠、独山的战斗和香火岭(今鲜花岭)战斗,夺取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

一、配合红一师,攻打金家寨

11月,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三大军阀中原大战终以蒋介石获胜而告结束,国民党内部出现了暂时的稳定,蒋介石从军阀混战中腾出手后,便集中精力对付红军。他乘机收编了大量杂牌军,扩充了军事实力,并对各苏区红军进行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命令“鄂豫皖三省边区绥靖督办公署”督办李鸣钟率8个师近10万人“围剿”鄂豫皖苏区。

李鸣钟原属冯系军阀,被蒋介石收编不久就委以如此重任,感到受宠若惊,心想蒋介石把如此重任交给自己,说明蒋介石器重他,没把他当外人看,白白地捡了个立大功的机会;但内心又惶恐不安,如果完不成任务,不仅要承担蒋介石的问罪,还会引起他的猜疑,往后肯定得不到重用,甚至会遭到排挤,他最担心的还是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立功机会。于是,他紧急召集身边谋士,日夜谋划“围剿”红军的良策,最后制定出一个自认为非常周密的三步“围剿”计划:第一步对根据地进行“圆筛式”的严密包围,严禁可疑人员进出,严防红军和赤卫队突围;第二步主力突入根据地、占领所有集镇,控制全部交通要道,寻找红军主力作战,迅速歼灭红军主力;第三步进入乡村,实行分区“清剿”,彻底干净地消灭鄂豫皖苏区所有红军。计划制定后,李鸣钟立即着手兵力部署,12月初基本完毕,开始向鄂豫皖苏区进逼。

面对大兵压境的严峻形势,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和红一军保持着高度警惕,一面派出多路人马侦察敌情,一面紧急研究退敌之策。经过认真分析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和根据地的地形特点,提出了“军民结合、游击战与歼灭战结合”的战略原则,决定一方面以地方武装和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不断袭扰敌人,分散敌人兵力,使敌人分不清南北和虚实,叫敌人不敢冒然出兵;另一方面集中红军主力,利用有利地形,寻找战机,各个击破,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以小胜积大胜,最后转变整个战局,恢复和发展根据地。

12月中旬,在鄂东战斗的红一军正向京汉路出击,援助江西中央红军反“围剿”,得知皖西根据地失陷、敌人在根据地内大肆杀戮、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损失惨重的消息后,全体将士义愤填膺,决定远程奔袭皖西根据地之敌,收复皖西根据地中心镇——金家寨。

金家寨是鄂豫皖边区的一个重镇,四面环山,北依史河,是皖西重要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皖西根据地沦陷后,金家寨一直被敌四十六师1个营和周边8大民团盘踞,共计多人,天天四出“清乡”,奸掠焚杀,无恶不作。敌人凭借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加强防卫,我地方武装和独立师多次攻打都没获胜。敌人吹嘘说:“金家寨固若金汤,是皖西的铁大门!”

红一军从鄂东日夜兼程奔赴金家寨,数日后进入金家寨外围。为了不惊动敌人,以突袭方式将敌彻底消灭,红一军在离金家寨2里的山外悄悄地隐蔽下来,立即开展战前准备工作。一方面,红一军派一些比较熟悉当地情况的战士化装成老百姓进入镇内,与隐蔽下来的共产党员和红军家属取得了联系、说明红军的意图,要求他们为红军提供情报。一些共产党员和红军家属得知红军要攻打金家寨的消息后,非常高兴,积极配合、打力协助,有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刺探情报。他们利用为敌人打柴、送粮、送菜和构筑工事的机会,掌握了镇内敌人的工事布置位置、武器弹药存放地点和人员配备情况,悉数报告红军,并为红军详细地绘制了镇内敌人工事分布图。

另一方面,全体官兵分散进入金家寨外围村庄,广泛地做群众工作,争取人民群众支持。皖西根据地沦陷后,敌人对根据地人民群众实施了惨无人道的报复和镇压行动,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手段极其残忍,砍头、斩腰、活挖心……只要是剪了头发的妇女,就被怀疑是红军,一律处死;没有剪头发的妇女,有的被强奸,有的被作妾,有的被卖掉,就连十一二岁的小姑娘也被卖给外地妓院做妓女。敌人对收编的土匪和大刀会暴徒公开宣称:“没有老婆的各人尽量的拉好了……猪、牛、用具你们尽量的搬完”,敌人还专门组织抢掠队“拉猪拉牛拉妇女”。在皖西根据地中心---金家寨一带,有的村庄三分之一的人口被杀害,其余的要么逃亡外地,要么投奔红军。群众得知红军又回来了,并要收复金家寨,拍手称快,自发地组织了担架队、侦察队、送粮队,家家户户踊跃捐粮捐被,熟悉山路的群众带领红军上山熟悉地形,帮助红军侦察敌情。红一军很快就掌握了镇内外敌情、敌人活动的规律和周边地形状况,在此基础上作出了详细部署:一师1团战斗力最强,潜入金家寨南面出口处隐蔽待命,战斗打响后担任主攻任务,快速占领张公山、锦鸡岭;3团进入镇北五桂潭、曹家畈一带,担任北线警戒;三师6团进入洪家湾、高庙一带埋伏,担任堵击任务,防止敌人向六安方向逃跑,并阻击可能来援之敌;其余部队作预备队。

12月14日凌晨,三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天空,总攻开始了,霎时枪炮齐鸣,杀声震天。敌人从睡梦中惊醒,怎么也没想到红军这么快就打来了,只好匆忙起床、仓促应战。有的光着脚冲出了营房,有的穿错鞋子和衣服、连滚带爬跑向工事,有的找不着衣服和鞋帽、急得嗷嗷乱叫,还有的听到震天的枪炮声和喊杀声、吓得哆嗦已,一骨碌钻到

床底下不出来了。

红一军一师1团的将士于13日晚乘着夜色,冒着刺骨的严寒,悄悄地埋伏在金家寨南面出口处的树林中。几个小时的静静等待并没有给战士们带来丝毫困意,他们想到根据地的乡亲们有的被无故杀害,有的被残忍卖掉,有的流离他乡、无家可归……心中愤懑无比,听到总攻的号令时,一个个如离弦之箭,迅猛地向敌人的哨所冲去,三下五除二地就解决了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的敌哨兵,紧接着一部分战士向敌人营房冲去,一部分战士包抄重兵把守的张公山、锦鸡岭。

张公山、锦鸡岭是金家寨镇内两座最高的山峰,两山地势险要,能够相互兼顾,易守难攻。敌人在两座山顶修筑了坚固的工事,将唯独属于正规部队的一个营放在了这里,并配备了最好的火力。可是,盘踞在金家寨多敌人中,除了这个营之外,其余的都是一伙乌合之众的土匪武装,平时只知道抢掠烧杀、奸淫妇女,战时没有什么战斗力。当红军战士一个个如猛虎般冲进营房时,这伙土匪只有震惊的份儿,稍作抵抗,就被缴械了。不一会儿,张公山、锦鸡岭就成了被红军严密包围的两座孤岛。山上的敌军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土匪举手就擒,觉得大势已去,孤立无援。虽然军心有所动摇,仍负隅顽抗。红军一面向盘踞在张公山、锦鸡岭的敌人猛攻,一面向其喊话,劝其投降。经过3个多小时的激战,终于攻克了张公山、锦鸡岭,收复了金家寨。此次战役全歼守敌四十六师1个营和反动民团共多人,缴获步枪多支、短枪多支和迫击炮2门。

14日拂晓,金家寨及周边一片沸腾,基层干部、红军家属和群众奔走相告,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庆祝红军胜利,纷纷帮助红军打扫战场,将烧好的猪肉、米饭、糍粑送到红军手上、慰劳红军。

二、大捷香火岭,胜利“反围剿”

红一军从鄂东回师皖西,在金家寨首战告捷后,士气高涨,军威大振。接着就一鼓作气收复了鹅毛岭、独山、麻埠、苏家埠、叶家集、韩摆渡等地,歼敌3个营另外还有数股反动民团。到年年底,皖西广大农村、集镇全被红一军收复。

皖西重镇金家寨被红军攻克后,临近的六安、霍山、霍邱等县政府官员十分震惊,急忙向安徽省政府报告,请求省府出兵镇压。当年年底,皖西所有县城都成了红色大海中的几叶孤舟,城内敌军、反动官员、地主恶霸惶惶不可终日,接连派人向省政府主席陈调元告急。陈调元得悉部下连吃败仗、红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后,恼羞成怒,急忙命令四十六师和警备第二旅开赴金家寨,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主力;鄂豫皖三省边区“绥靖”督办李鸣钟也命令他的三十一师1个旅由河南商城向金家寨进发,命令其新编第二十五师1个旅由潢川向叶集方向进攻,企图合围红军。

敌人这样的“围剿”态势,显然对红一军极为不利。红军在艰苦的对敌斗争中逐步认识到: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首要任务就是保存实力,避免同敌人硬碰硬,以免造成重大伤亡,要在运动中捕捉战机,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地歼灭敌人。于是,红一军便根据多路敌军进攻合围的态势,将主力集中到麻埠地区,准备找准机会,先歼灭一部分敌人,鼓舞士气,挫敌锐气,在运动中逐步粉碎敌人的合围阴谋。

敌四十六师发现红一军主力在麻埠后,立即调集兵力合围麻埠。12月29日,敌人分左中右三路向麻埠进犯:中路旅由苏家埠经独山镇向麻埠进犯;右路旅团,由韩摆渡经石婆店向麻埠推进;左路是旅和警备第2旅1个团,由霍山经诸佛庵向麻埠逼近。红一军在通往麻埠的每条道路上都设置了暗哨,刺探敌情,沿途老百姓也纷纷向红军报告敌情。因此,红一军对各路敌人进军路线、兵力强弱、到达位置等情况了如指掌。三路敌军,中路最强,但它所经路线多为山区,便于红军设伏突袭。红一军经过权衡,决定集中兵力,先打中路敌军,只有啃下这块硬骨头,才能挫伤其余敌军的锐气。

鲜花岭(时称香火岭)是中路敌军必经之地。这是一处马鞍形的路段,中间是一条既不宽敞又不平坦的人行道,两侧是不算太高的陡峭山坡,山坡及其顶端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和各种灌木。30日午夜,红一军第一师第1、3两个团悄悄地开进鲜花岭,埋伏在两侧山坡上的草丛中。中午,中路敌军先头的1个团大摇大摆地开过来,这伙敌人从出发到现在,已经整整一天了,一直没有见着红军的影子,早就放松了警惕。当敌人全部进入红军的埋伏圈后,只听一声“同志们,打!”顿时,枪声大作,喊声震天,子弹如雨点一般射向敌群。敌人遭到如此突袭,顿时不知所措,乱作一团,在敌团长的训斥警告下,才稍微镇静一些,开始向红军反扑。红军人多枪多,并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从两侧向敌人射击,敌人躲也没处躲、藏也没处藏,完全暴露在红军的枪口下。经过近4个小时的激战,一个团的敌军大部分被歼灭,少数敌人沿着原路逃了回去。中路敌人后面的1个后卫团不知道前面的1个团已被红军消灭,继续向前开进,当行进到离鲜花岭不远处,就看到几个灰头土脸、满身血迹的士兵踉踉跄跄地朝他们跑来。这几个受伤的士兵跑到后卫团跟前,一屁股坐到地上,开始哭诉起来。后卫团一听说先头部队被歼,惊恐万分,二话不说,立即调头东撤。红军歼灭中路敌军先头部队1个团后,料定敌后卫团1个小时之内必将开进鲜花岭,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破绽,红军将设伏地点向前推移1里地,继续隐蔽在鲜花岭两侧的树林中,待敌军后卫团进入包围圈。可是没想到几个敌军士兵逃了出去,与敌后卫团迎面相遇,报告了先头部队被歼的消息。隐蔽在鲜花岭的红军一看敌人要跑,就如猛虎一般冲下山坡,奋起直追。敌人一看,两个团的红军朝自己飞奔而来便抱头鼠窜、拼命奔逃,有的干脆扔下枪支和弹药只顾逃命。红军离敌越来越近,敌人慌不择路,逃进了鲜花岭东面的一间寺庙、负隅顽抗。红军迅速将寺庙包围起来,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被围之敌。

在红军1、3团与敌中路军激战之际,合围麻埠的敌右路军团正行进在鲜花岭以西的山路上。通往麻埠的道路多为山路,有的地方山高,有的地方山矮,道路随山势起伏而忽上忽下,并且路面狭窄,高低不平。荷枪实弹的敌军在这样的山路上颠簸了半天,累得实在够呛,只觉得腰酸背疼腿哆嗦,恨不得马上到达麻埠赶走红军,美美地喝一顿、睡一觉。然而,事情并不像敌军想象得那么美!红二师第4团也于30日深夜埋伏在这里,部下了一个严密的口袋阵,就等敌人进入口袋。中午,敌人晃晃悠悠地行进到一个两边山峰高耸、中间狭窄低洼的地带,开始有点发怵,疲倦也消散了不少。突然,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随后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动地,敌人犹如做梦一般,辨不清东南西北,乱作一团、溃不成军,很多士兵还没有弄清怎么回事就已经见了阎王;一部分士兵以附近的土坡和山石作掩护躲过一劫,沿着原路亡命奔逃。团长柏心山趴在一块山石后,腿哆嗦得怎么也站不起来,被红军活捉。接着,红军一鼓作气地追击侥幸逃脱之敌。这伙敌军如惊弓之鸟,一口气狂奔20多里,认为已经逃离了红军埋伏圈,可以坐下来喘一口气了。谁知,正当他们七零八落地躺在路边草丛中喘息的时候,红军就追了上来,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歼灭了这伙残敌。

在红一军主力与敌中、右路军激战之时,敌左路军旅和警备第2旅1个团乘机攻入红一军军部所在地麻埠镇。此时,红一军主力正在鲜花岭一带作战,军部只留下少量红军和直属队及机关非战斗人员。敌人很快攻破并占领了红军在镇外构筑的所有据点,一部分敌人已经冲进了镇内。在这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红一军军长许继慎亲自率领军部直属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奋勇抵抗,将冲进镇内的敌人击退,命令红一师急速返回麻埠,支援军部抗敌。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凭借有利地形和一些建筑物阻击敌人,敌人人多枪多,气焰嚣张,多次攻进镇内,又多次被击退。激战2个多小时候,红一师同地方游击队、赤卫队近千人赶到麻埠。敌人腹背受敌,落荒而逃。整个鲜花岭战斗胜利结束,共歼灭敌人3个团,击溃敌人3个团,击毙和俘虏敌团长以下0多人,缴获长短枪多支,迫击炮10多门,电台1部。

鲜花岭战斗(也称香火岭战斗),红一军以4个团兵力,全歼敌四十六师3个团、溃敌3个团,毙俘敌团长以下0余人,缴获长短枪余支,迫击炮数门、电台1部。此外,还歼灭六安保安总团第二团队。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这一战斗标志着红一军的作战形式已由过去的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也是打破敌军在皖西“围剿”计划的关键一仗,给敌四十六师以毁灭性打击,迫使其残部退守六安、霍山县城,敌第三十师、新编第二十五师退回商城、固始不敢复出。

年1月3日,红一军留第三师第七团在皖西活动,军部率第一、二师向豫南进击。14日,进至商城二道河西南的四顾墩地区,正向叶家墩子的反动民团一部展开攻击时,由金家寨退往商城的敌第三十师彭国桢旅带1个团突然从背后的山上扑下来,经两个多小时的激战,将该敌全歼,缴获山炮两门、枪余支。至此,进攻鄂豫皖边区的敌军完全转入守势,敌第一次“围剿”计划以失败而草草收场。到年1月,鄂豫皖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获得全胜。(本文参考了《金寨县革命史》《金寨县红军史》《军旗猎猎》《红色金寨》等书及金寨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收藏的内部资料与有关网络资料)。

作者(收集整理者):胡遵远

作者(收集整理者)简介:胡遵远,现任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金寨县红军和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金寨县政协委员、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是六安市政协委员、作协会员、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安徽省高校系统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巡讲团”成员、党史教育宣讲团成员、作协会员。先后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安徽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授予“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全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个人”“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先进工作者”“六安市服务工业发展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称号。

胡遵远长期从事新闻宣传和地方党史军史研究工作,先后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新闻、论文、文章余篇(条)。近几年,有多篇纪实文学作品在《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解放军报》《学习时报》《中华魂》《百年潮》《中国人才》《中国档案》《国防参考》《军事史林》《人物传记》《文化月刊》《党史纵览》等60多种公开发行的报刊中发表。被有关单位授予最具影响力作家、最具魅力作家、当代散文名家、百强华语作家、十佳卓越作家等称号。

胡遵远主编过《中国共产党金寨县历史(--)》《金寨县志(——)》《安徽红色历史记忆丛书——红色金寨(卷)》《八月桂花遍地开——金寨红色文化系列丛书》《话说红色金寨》《将军县的家风故事》《将军县的初心故事》等书籍。参与主编的《话说红色金寨》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特别奖。

《中国国防报》《党政周刊》《知识----力量》《铁军》《皖西日报》《六安新周报》及六安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和几十家网站先后对胡遵远作过专门的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